本文目录
eth和eos的优缺点
1、性能比较
ETH是由V神开创的,而EOS是由BM开创的,两位都是加密货币世界中的大神,ETH开创了智能合约的概念,从此区块链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应用,在ETH上发行了许多代币,尤其是在2017年,ETH上发代币更是层出不穷,甚至EOS刚开始也是在ETH上发行的代币,后来才转到主网的。2017年的大牛市很大程度上是和ETH有关,当时ETH最高价格达到了1万元左右。
不过,ETH是采用的POW共识机制,ETH上的交易是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节点共同确认的,去中心化程度也比较高,但是,由于不可能三角的限制,它的性能TPS却并不高,当年的加密猫游戏一度把ETH网络拖的很慢,ETH的网络性能也限制了ETH生态的发展和应用。
所以,ETH现在提出要提升TPS性能,也就是在ETH2.0中的TPS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,原因就是它的共识机制将从POW转为POS。这样TPS才会提高,对实时性要求更高的应用才能在ETH网络上运行。
和ETH相比,EOS的性能则要高得多,峰值甚至达到了3996,在目前的公链中,EOS的TPS是最高的,远高于ETH、TRON以及IOST的TPS,而且EOS的性能还会得到优化和提高。EOS的性能是最接近于商业化应用场景的,EOS的性能之所以比较高,主要原因是它采用了DPOS共识机制,超级节点只有21个,所以交易确认速度还是比较快的。
eos有多少超级节点
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,所有的公有链都是社区自治,没有中心领导来决策,那么为了维护公有链,多数社区用户必须要达成一致意见。那么如何达成,就是共识机制。
第一代共识机制叫POW,即工作量证明,也就是挖矿。新区块的产生需要经过千万次哈希碰撞的运算。同时会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,而且有可能算力被垄断,去中心化就受到威胁。第二代共识机制叫POS,即权益证明,它是根据持币数量与时间来决定谁拥有更多的记帐权。这种共识机制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能源消耗,但缺点是话语权都被持币大户所掌控,形成中央集权的特征,也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初衷背道而驰。
第三代共识机制也就是EOS采用的DPOS,加入了现实世界中议会选举制度。在EOS的白皮书中对超级节点的定义是:收集、打包、验证交易信息到EOS区块中的节点,是EOS网络稳定运行的基础。EOS的超级节点,就是从100个备用节点中,经过所有持币用户投票选举诞生的最终获得记帐权的21个节点。
Bos采用的共识机制是什么
1.Bos采用的共识机制是DPoS(DelegatedProofofStake)。2.DPoS是一种基于权益证明的共识机制,它通过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节点来验证交易和生成区块,代表节点由持有Bos代币的持有人投票选举产生。这种机制相对于传统的PoW(ProofofWork)机制来说,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扩展性。3.DPOS机制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确认交易并生成区块,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算力竞争。此外,DPoS还可以通过代表节点的选举和罢免来实现治理和决策的分权,增加了系统的民主性和去中心化程度。